1、首先是运动员体内的化学能(就是食物的能量,也可以说是热能吧)转为运动员的动能,把跳板踏弯后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(因为将跳板压下去了,所以有势能)转为跳板的弹性势能 。
2、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首先是让板发生形变,利用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,然后重力势能转化为向下的动能,入水过程中水的浮力增大,最终人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。并且整个过程中角动量守恒。
3、以从高处斜坡上落下的小球为例,在最高处,物体的势能最大,动能为零,给与物体一个初始速度,物体沿斜坡下落,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,重力势能减小,动能逐渐增加,到达平面时,势能最小,动能达到最大。
首先是运动员体内的化学能(就是食物的能量,也可以说是热能吧)转为运动员的动能,把跳板踏弯后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(因为将跳板压下去了,所以有势能)转为跳板的弹性势能 。
人开始是静止的,由于跳板的运动,使人运动,所以具有动能,即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动能。因为人有了动能,同时速度向上,所以人向上做减速运动,转换为重力势能。
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首先是让板发生形变,利用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,然后重力势能转化为向下的动能,入水过程中水的浮力增大,最终人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。并且整个过程中角动量守恒。
1、跳板对运动员作用向上的弹性力,并在跳板上升的过程中对运动员做功,使运动员获得动能和重力势能。离开跳板后,运动员能在空中继续上升一段距离,将动能转变为重力势能。
2、立定跳高,在离开地面的那时刻动能最大。上升过程中,动能逐渐变小。到最高点动能变为零。从最高点开始,往下落,功能又逐渐变大,在着地的时候,动能和起跳时一样大。这里没有考虑空气阻力。
3、C 由右图可得到跳水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前的过程是先向上运动,此过程速度减小,动能减小,到最高点后又向下运动,速度增大,动能增大,所以动能是先减小后增大,即C对,ABD错。
4、以蹦床拉伸到最低点为0势面:上升过程:先由蹦床恢复到原来未拉伸形态,这一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和动能,下一时刻,小朋友离开蹦床继续上升直至最高点,这一过程小朋友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。
5、把人体等效成质点。运动过程分两段,先上升到最高点h1=0.45速度减为零用时t1,然后从最高点自由落体到水面h2=45用时t2。h1=1/2 g t1平方。得t1=0.3。h2=1/2t2平方。得t2 约为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