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选C,因为运动员在脱离跳板之后,除了重力没有外力做功,因此机械能守恒,在上升的过程中,速度减小,因此动能减小,重力做负功,重力势能增大,但机械能不变。
2、另一部分转化为动能或势能。所以在自然界中没有机械能能守恒,也就是没有永动机。
3、首先是运动员体内的化学能(就是食物的能量,也可以说是热能吧)转为运动员的动能,把跳板踏弯后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(因为将跳板压下去了,所以有势能)转为跳板的弹性势能 。
4、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叫动能。由于物体被巨高获得的能叫重力势能。举个例子,比如你把一个弹力球用力甩向地面,它的高度在下降,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少,动能在增加。弹起来以后,就是 重力势能增加,动能减少。
5、人开始是静止的,由于跳板的运动,使人运动,所以具有动能,即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动能。因为人有了动能,同时速度向上,所以人向上做减速运动,转换为重力势能。
1、BD 试题分析:AC、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做的功,即 ,动能减少了 ;错误B、下降高度为h,重力势能减少mgh;正确D、阻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减少量;正确故选BD点评:容易题。
2、跳水员入水:受到水的阻力作用,作用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,机...,1,机械能就是动能加上重力势能的和 跳水运动员入水,由于水的阻力,动能是减小的(很明显,速度减小了),所以减小。
3、因为运动员开始跳下去的冲击力让水表面的水溅起来,而冲击力还没完全减去,所以运动员到了水里面会产生第二次水花。
1、体育比赛中的跳板离水面3米高,运动员具有重力势能(同时运动员体内本身就有化学能),另外跳板(易形变)具有弹性势能。
2、选C,因为运动员在脱离跳板之后,除了重力没有外力做功,因此机械能守恒,在上升的过程中,速度减小,因此动能减小,重力做负功,重力势能增大,但机械能不变。
3、一部分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,在空气中散失,另一部分转化为动能或势能。运动员从悬空到入水前,如果不计空气阻力的话,他的机械能不变,入水后由于有水的阻力,这是不能忽视的,所以机械能减小了,部分转化为热能。
4、跳水运动员从10m高的跳台跳下,重力做正功,由于重力是一种保守力,所以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。
从跳起到达到最高点时,动能转变为重力势能,因为速度越来越小,而上升高度逐渐变大.而开始下落直到入水,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,因为速度越来越大,离水面距离也逐渐变小.我认为也选C呀 你初三的吧,我也是。
解:(1)汽车与车上货物的总重力G总=m总g=(M+m)g。∵汽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整车重力成正比,比例系数为k,∴汽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f=kG总=k(M+m)g。
然后人一走进有效范围,相当于闭合开关,电流就会产生并通过人体?【不是。前面解释过了。人如果双脚并拢跳入这个范围,二支脚的电位是相同的,不会触电】请及时给予好评。有问题另行提问。我会随时帮助你。祝你成功。
A,物体重10N,而测力为5N,那5N去哪了呢,被水给的浮力抵消了,所以A对。B,物体受到的浮力是5N,物体重10N,因而物体的密度必是水密度的四倍,4×10kg/m,所以B错。
A.动能Ek=1/2MV^2而下落速度V=V0+at=0+gt=gt 可见V一直增大,所以动能Ek一直增大。A正确 B.A正确证明B是错误的。
A B D A C D 关于第二题的C:当穿过动滑轮的两条绳方向不同时竖直向上,而是呈现等腰三角形时可以达到。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rccos2/3 。
A是对的,可能弹簧保持原长,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。B错了,不一定。C也错了,若支持力大小为零说明不受摩擦力,只收重力和弹簧拉力。不会在这个状态下保持静止。
第一题: 我觉得A答案也不应该选。弹簧秤除了可以用来测重力,还可以测拉力。而B答案天平虽然是称物体质量的,而且没重力的时候,质量也不变,但是天平是杠杆原理。即要有重力才会有作用。所以这题应该选B。
1、C.机械能E=Ek+Ep既然Ek一直增大,为保持总能量不变,重力势能Ep就要一直减小 D.机械能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不变的。因为题目没有要求考虑空气的阻力。所以一般题目里可以看做自由落体。
2、重力势能越大,由于运动员的高度先升高后降低,所以其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。不计空气阻力时,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。
3、选C,因为运动员在脱离跳板之后,除了重力没有外力做功,因此机械能守恒,在上升的过程中,速度减小,因此动能减小,重力做负功,重力势能增大,但机械能不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