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指三国时期的曹操、曹丕、曹植父子三人。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,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,所以后人合称之为“三曹”。曹操(155~220),字孟德,沛国(今安徽毫县)人。
2、“三曹”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、曹植。他们由于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,对于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,因此后人将他们合称为“三曹”,又有与同时代的“建安七子”合称“建安三曹”或“三曹七子”。
3、三曹,指的是曹操,曹丕,曹植,这父子三人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1、三曹是指曹操,曹植,曹丕父子三人。其中,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。他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,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,风格清俊通脱。
2、三曹指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、曹植的合称。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,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,是建安文学的代表,所以后人合称之为“三曹”。
3、三曹,指的是曹操,曹丕,曹植,这父子三人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4、三曹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。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,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。故后人合称他们为三曹。曹操,字孟德。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,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。
5、指三国时期的曹操、曹丕、曹植父子三人。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,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,所以后人合称之为“三曹”。曹操(155~220),字孟德,沛国(今安徽毫县)人。
6、“三曹”,指三国时期的曹操、曹丕、曹植父子三人。曹操(155-220),即魏武帝。汉魏间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字孟德,沛国(今安徽亳县)人。初举孝廉,任洛阳北部尉,迁顿丘令。
指三国时期的曹操、曹丕、曹植父子三人。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,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,所以后人合称之为“三曹”。曹操(155~220),字孟德,沛国(今安徽毫县)人。
曹操;曹丕;曹植 三曹是中国古代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、曹植的合称。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,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。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;曹丕擅长诗文辞赋;曹植是创作五言诗的作家。
三曹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。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,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。故后人合称他们为三曹。曹操,字孟德。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,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。
“三曹”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、曹植。他们由于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,对于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,因此后人将他们合称为“三曹”,又有与同时代的“建安七子”合称“建安三曹”或“三曹七子”。
曹植,三国魏诗人,字子建,曹操第三个儿子,世称陈思王。他的诗描写社会战乱的凄凉情景和人生的沉浮悲苦,语言清新而有文采,吸收了民歌的长处,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。辞赋,散文也颇著名。有《曹子建集》曹丕,魏文帝。
“三曹”,指三国时期的曹操、曹丕、曹植父子三人。曹操(155-220),即魏武帝。汉魏间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字孟德,沛国(今安徽亳县)人。初举孝廉,任洛阳北部尉,迁顿丘令。